酒后驾车的危险系数人尽皆知,驾驶者甚至还要承担刑事责任。要是驾驶飞机前还要喝酒,可就摊上大事了。3月31日, 四川航空(后简称川航)一外籍飞行员未通过航前酒精测试,为确保飞行安全,川航立即更换人员执行航班,同时根据公司手册规定对该外籍飞行员进行包括暂停飞行、罚款、考核复训在内的相应处罚。
图源:四川航空官微
记者已就此事向川航求证,川航表示,为确保飞行安全,所有飞行员都会在航前接受酒精检测。对于检测违规人员,会立刻取消其飞行任务,更换人员执行航班,并对当事人员作出严格处理。川航对违反公司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高度重视并加重处罚,后续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
一名川航机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公司规定执飞普通航线时,起飞前8小时内不能饮酒。执飞高原或高高原航线时,起飞前24小时以内都不能饮酒,这是因为高海拔会导致人体缺氧、反应力下降。不过,飞行员们一般都很自律,起飞前一天中午开始就不会饮酒。民航监管机构规定,民航飞行员在执行商业航班任务前都需要申报身体状况,当天还需要进行体检,包括血压、心率、酒精含量检查项目等。
图源:ins@delta
事实上,川航此次飞行员未通过航前酒精测试并非孤立事件。据媒体报道,2020年11月,川航一名副驾驶也因此原因被处以停飞三个月,罚款6万元等处罚。
在国外,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据CBS报道,2019年7月, 达美航空一名38岁的飞行员布里埃尔·施罗德(Gabriel Schroeder)在航行前一天晚上喝了一杯啤酒和三杯 伏特加,后在执飞一架由英国伦敦飞往美国芝加哥的客运航班时,因航前饮酒在起飞前被捕,最终被判刑。
展开全文
图源:ins@japanairlines_jal
2018年, 日本航空公司飞行员Katsutoshi Jitsukawa在准备从希思罗机场起飞前,被保安发现身上有酒味且目光呆滞。在行前的酒精测试中,因酒精含量超标9倍以上,被逮捕后判处10个月监禁。一名警官后来注意到,他连站直都有困难。
2009年11月, 美联航飞行员埃文·华盛顿(Erwin Washington)作为机长执飞时,被同事察觉到他曾饮酒。随即警察逮捕了这位机长,酒精测试结果显示,华盛顿呼吸样本中的酒精含量超过标准3倍之多。该航班随即被取消,乘客也被转移到其他的航班上。
图源:ins@willy3857
飞行员违规饮酒是一个不时暴露出来的问题。飞行员虽然是一个看起来“很酷”的职业,但需要承担许多看不见的压力。比如飞行员在工作时会待在相对封闭的区域里,在长时间的高空飞行后,会觉得疲劳。再加上飞行员常常不在他们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人朋友,这样一来也会让他们产生孤独感。恼人的时差也经常让他们感到身体不适,这些原因都可能让飞行员们在下班后想要“喝一杯”。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也曾想过颁布禁酒令,但是觉得这不仅不会阻止飞行员饮酒,反而会迫使他们偷偷饮酒。因此现在只能通过限制饮酒时间和酒精含量,尽量确保飞行员能够在清醒的状态下执飞。
过量的酒精会令飞行员产生眩晕,对空间和方向的认知产生偏差,也会影响处理紧急状况时的反应能力,如果飞行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或者正确的疏导他们的压力,而是选择在飞行前饮酒,那么机上上百名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航司加强航前监管,加强培训机组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很重要的。总之,飞行员违规饮酒必须严打,机上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
环球时报汽车周刊
环球时报时尚周刊
环球时报地产观察
环球时报前沿观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