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摇滚的真相可能会让你失望

发布日期:2025-11-22 06:35:09 分类:亚洲365bet 浏览:9402

中国摇滚,生来就是哪吒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也终于迎来极具本土特色的摇滚乐,彼时中国正是处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们的思想处于混沌的探索状态,他们渴望得到身心的解放和自由,并且有着强烈的对于社会和生活的观察和表达欲望。此时摇滚乐的到来,无疑成为了一个最佳的宣泄出口。

崔健以一首《一无所有》唱出了中国摇滚的第一声,宣告了中国摇滚乐的诞生。此后,因为《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块红布》、《超越那一天》、《红旗下的蛋》等歌曲带有极强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一度成为等影响力经典作品。

崔健之后,唐朝、黑豹、轮回、何勇、郑钧们……鱼贯而来,澎湃了一个时代的人心。而这个时代摇滚,是责任意识觉醒的产物,它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进行,反抗主流意识形态、反抗商业体制,唤起了人们拯救社会、拯救人类、拯救自然的行动。

所以,与欧美后天养成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摇滚是生来就带着反骨的“哪吒式”的音乐形式。

批判的权利被削弱

然而在九十年代之后,摇滚乐又成为独立音乐的代名词而逐渐沉于地下。以至于,人们对摇滚乐的记忆依然停留在了那个年代。时至今日,人们不断在发出的疑问还有“什么是摇滚?”,客观来说它就是一种音乐类型,但同时它也因为其“介入现实,批判现实”而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而摇滚乐的评判性反复被提及的另外一点原因,无非是它还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中国摇滚乐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间,就从爆发到没落,从地上回到地下,当年的领军人物大多都渐渐销声匿迹。到今年《乐队的夏天》出现,才将这些摇滚乐队再次拉回大众视野。

但仔细一看,不少人发现,如今的摇滚乐与8090年代的摇滚有了不一样的内核与表现形式。从注重思想、内涵、表达,到注重节奏、编曲、技术,摇滚的脊柱从歌词转变成了音乐本身。由此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音乐性的提升和思想性的退步,不少人口中的摇滚的内核越来越保守和温和。

而关于摇滚乐思想批判性退步的原因,最有资格回答的人选也许就是崔健了。曾经在面对记者提问时,崔健是这么回答的:“你真正该做的是批判!你都没牙了叫什么摇滚乐?真正的个性不是在商业上的体现,而是在于你的批判精神。而这样批判的权利,正在逐步被削弱。”

这句话,其实能很好地反映今天的摇滚乐缺乏批判的原因——批判的权利被削弱。对比80年代来看,虽然今天的开放程度已经远远甩开了当时一大截,但其实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是越来越保守和封闭的,越来越敏感的创作氛围对于音乐圈来说无异于是一条越来越收紧的红线,圈子里面是歌舞升平,圈子外面是观众想要看到的愤怒、批判与革命。

对于音乐人来说,选择越过这条红线,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永远停止发声。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将重心放到了歌曲的音乐性上面。从华语音乐这些年一直难以走入国际市场,不少音乐人已经发现,音乐想要跨越国界,与词相比来说曲的重要程度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尤其是受欧美音乐影响的音乐人,为了接轨国际,更愿意将精力放在音乐性的呈现上。

种种原因造就了如今市场上鲜有更激烈,更有态度的摇滚,这或许也是人们如此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生存向左,批判向右

但在我看来,如果想要摇滚乐继续愤怒、继续批判、继续尖锐的前提是它能更好地活下去,如果表达意味着死亡,那么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把摇滚框死在这个区域。我们期待挺多的有思考的声音,但请先让它活下去。

歌曲的烙印往往源于时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摇滚或许已经无法将批判视为主旋律,但只要它能实现不迎合、不讨好、保持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也能在温和中呈现不一样的意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